据安徽商报报道 “一盒连花清咳片在医院只要46块多,但在外面药店却要将近60元,怎么药店的价格比医院还贵?”合肥市民曹先生前不久吃完医院开的药后,在药店买药时发现了这一现象。“其实,自从国家谈判药品以及省级集采药品进入医院临床使用后,一些药品的价格早已比药店零售更便宜。”8月30日,省医保局介绍说,从9月1日起,221种国家谈判药品中的188种不仅在医院可以使用到,而且在零售药店也可以买到,也就是说,降价药品从“单通道”变为“双通道”供给患者,从而降低患者看病经济负担。
188种国家谈判药品 医院、药店“双通道”均可买到
省医保局介绍,从2017年开始,国家谈判药品纳入医保目录频率大幅加快,从最初的17种增加到2021年的221种,而医院临床使用药品准入的节奏和规则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一般情况下医疗机构是根据功能定位、临床需求和诊疗能力等配备药品,并且相关部门对医院药品配备总数也有限制,医院要增加1种药品,可能要剔除正在使用的1种药品。
为了让患者尽早使用上国家谈判药品,减少看病费用,今年4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要求各地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来保障参保群众对国家谈判药品临床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这些谈判降价药品不仅进入医院,同时也进入零售药店,方便患者选择。”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原则上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的,以及使用周期较长、疗程费用较高的国谈药品,均可纳入“双通道”管理范围。
随后,我省医保部门制定并公布了《双通道药品目录(2021年版)》,188种不同规格的国家谈判药品纳入我省“双通道”管理范围,占总品种数量的85%,既考虑了我省各市药品供应保障实际,又基本可以满足全省各地参保群众的用药需求,提高了谈判药品的可及性。